書畫知識
書畫知識
把古法手工印泥做成藝術品
一兩黃金一兩泥
■葉彬松
把古法手工印泥做成藝術品
一兩黃金一兩泥
■葉彬松
曹勤是西泠印社古法手工印泥制作技藝的傳承人。近期他一直很忙,一方面因業務發展需要,西泠印泥制作場地正進行著搬遷,另外他還輾轉于中國藝術研究院、浙江大學藝術學院、中國美術學院等院校機構進行著古法手工印泥的普及與傳播。
說起印泥,它是古今書畫家鈐蓋印章的必需之物,印泥也是篆刻藝術不可或缺的媒介物。它的質量優劣,直接影響到篆刻藝術表達出的效果。而西泠印社國家非物質遺產項目西泠印泥,是被行業內公認的印泥中的上品,色澤古雅沉著、質地細膩,且夏不滲油,冬不凝固,鈐出的印文色澤沉著、經久不褪,能讓篆刻清晰傳神到紙上,呈現微凸的立體感,通常連鈐幾十方印,印文字口依舊清晰。
西泠印泥始創于清光緒二十九年,當年丁輔之、王福庵、葉為銘、吳隱四人在西湖的西泠橋邊創立了以篆刻、印譜、書畫創作為主的西泠印社,而研究印泥的目的很簡單,大家都覺得印章是一幅作品的點睛之筆,而決定印章好壞的關鍵就在于印泥。所以,制造出最好的印泥,成了他們的共同目標。
為了找尋制作印泥的最佳材料,他們親自去湖北采集質量上乘的艾草,也曾經去湖南礦區挖掘最好的朱砂。這種不計成本的制造方法,使得一種說法在當時廣為流傳:一兩黃金一兩泥。這些印泥一度不公開售賣,只有西泠印社的社員才有資格享用這些當時全國質量最好的印泥。
西泠印泥從王福庵傳到韓登安先生、韓君佐夫婦再到茅大容先生,已日臻完美,達至頂峰。如今,掌握西泠印社古法印泥制作技藝的人極少,曹勤是比較幸運的一位,他18歲進入西泠印社,跟茅大容先生學習金石篆刻、書法,隨后得到他關于印泥制作的獨秘真傳,成為他唯一的親傳弟子。
曹勤認為一門傳統技藝的傳承貴在堅守,在如今日漸浮躁的社會中,能心無旁騖30多年做同一件事是需要一種匠心精神的。他的經驗是制作印泥非行內人不可,人們只道這塊巴掌大的泥巴,是雕蟲小技,但只有內行人才知道,要深入理解篆刻的人才能夠找到好印泥的靈魂,制作印泥,沒個八年十載的功夫很難學到精髓。
直到現在,西泠印泥依然遵循古法手工技藝。艾草選的是野生的單瓣艾草,蓖麻油往往是3年以上的伏油,甚至是10年以上的陳油。這幾年間,曹勤在傳承的基礎上對西泠印泥做了些改良,印泥品種已多至30余種,比如純手工篆刻書畫專業朱砂朱磦、仿古丹頂朱砂、朱磦印泥、彩色印泥等等。
近些年來,隨著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,古法傳統技藝重新受到社會的追捧,有意向曹勤拜師學習制作印泥的人很多。但他帶過幾位學生后發現不對,他們心中全然沒有對印泥的敬畏,一旦學了些皮毛就想靠制作印泥去賺錢。
如今他不再輕易收徒,而是用更多的精力去各大藝術院校機構普及傳播古法印泥的知識,讓更多的人了解印泥。他甚至還有個想法,在杭州建立一個古法印泥制作藝術中心,通過這個藝術空間讓更多的人了解印泥知識、體驗印泥的制作流程。期望曹勤能盡快實現這個目標,從而讓這門古法印泥制作技藝散發出更獨特的人文魅力。
![]() |
艾草
艾草是印泥的主要成分之一,制作印泥的艾草和端午節掛在自家門前的艾草有著明顯的差別。后者多是廉價的雙瓣艾草,前者大多采用單瓣艾草,質地堅韌,莖葉粗壯,對印泥有著明顯的凝固作用。
![]() |
朱砂
這是一種常見的無機顏料,從化學角度來分析,朱砂是硫化汞的天然礦石。它的分子結構對稱穩定,不怕光,又不溶于水,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優質顏料。這也是從古至今,人們一直用朱砂制作印泥的原因。
![]() |
蓖麻油
它取自蓖麻種子,是一種微黃色的黏稠液體。制作印泥時,新鮮的蓖麻油并不是上選,一般要經過3-5年的天然氧化。而且越是上好的印泥,蓖麻油需要氧化的時間也就越長。
![]() |
印泥制作工序之一搗印泥 |
![]() |
挑揀
制作印泥前,艾草需要在陽光下反復晾曬,并去除粗梗。接著,將這些艾草用布袋包好,放入鍋內蒸煮。然后洗凈,在烈日下晾干。最后,艾草還要進行人工挑揀,根據長短分成不同的質量等級。越長的艾草質量越好,更適合用來制作印泥。
調制
原料準備妥當,接下來就等著調制了,這個步驟一般得花半小時以上。
調制印泥,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各原料的比例。將配齊的材料倒入石臼中,用打泥棒輕輕捶打,捶打完成的標準是——油不浮,朱砂不沉,此時的印泥有著如新鮮年糕般的韌性。
![]() |
入色
傳統印泥的顏色是橘紅色,也就是朱砂的本色。但出于個人喜好,印泥也會被調成五顏六色,比如黑色、藍色、紫色,甚至金色、銀色等。以前,不同顏色的印泥可以自由使用,后來慢慢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,比如字畫的印泥顏色一律采用紅色;藍色成了公文印章的專用色。
![]() |
封印
印泥做好了,裝入缸內后,還要在印泥上蓋一層金屬箔。質量上乘的印泥,一般采用24K純金金箔,目的不僅是彰顯印泥的價值與身份,還有向傳統致敬的意思。有些也會蓋上銀箔,但不管哪種,只有為印泥蓋上了金屬箔,才算是封印完畢,而一塊印泥也正式誕生了。
- 上一條:石濤題畫詞節選
- 下一條:不要落入書畫偽作的圈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