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畫研究
書畫研究
中國書畫增值了一千萬倍
任何東西都沒有藝術品增值來得快,一開始齊白石的畫才買1塊錢或者2塊錢,但是1955年的時候,齊白石的畫漲價已經漲到收購價5塊錢以上,在70年代,當時李可染、吳作人、蔣兆和的收購價都是45塊錢一大幅,齊白石才賣10塊錢一尺。而現在齊白石的作品有拍兩個多億的,相比之前增值了一千萬倍。
齊白石
一,中國書畫增值了一千萬倍
1949年北京剛打完仗,齊白石的畫賣6塊白洋,并且不要紙幣,就要白洋,其實那時候剛打完仗,大家都很窮,對紙幣已經不信任了。再加上解放軍基本都是工農兵,對書畫不太懂。
所以那個時候是近代以來中國書畫市場上的第一個低潮期,書畫不值錢。歷史上也如是,戰亂時期就是書畫市場最低潮的時候。
但是在解放以后,藝術品增值幅度就加快了,在1954年、1955年的時候,齊白石的畫已經漲到收購價5塊錢以上,可是一到文化大革命收購價又重新回到之前的價格。
齊白石與友人、弟子們在一起
70年代買畫的時候,像李可染、吳作人、蔣兆和這些北京的重要畫家,當時收購價都是45塊錢,李可染在1964年,賣給榮寶齋四張山水畫,榮寶齋給他350塊錢,把李可染給高興壞了,因為都是三裁的,一張一尺合10塊錢多了,所以李可染高興的說他的畫超過他老師的收購價,在當時他的老師齊白石才賣10塊錢為止。
當年45塊錢,放到現在拍賣會上至少180萬,當年60到90買的山水畫,放到現在至少拍500到1000萬,翻了幾萬倍不止,什么房地產黃金都比不上。從解放到改革開放以前,我們國家黃金收購價三塊零四分一克,到現在現在漲了一百多倍,白銀,從解放到改革開放以前一直是四分錢一克,當時北京一塊白洋換一塊人民幣,如果當時3.5塊人民幣買齊白石的畫,放到現在收畫的利潤得有上千萬倍。就拿齊白石講,二零零幾年的時候他的畫才兩萬塊錢一尺?,F在賣的都多少錢了!
齊白石與老舍夫婦
二,普通人月工資可買幾幅齊白石作品
李涵教授回憶,當他還是14歲的懵懂少年,就喜歡到北京王府井的和平畫店看畫。店里的畫有百分之六十是齊白石的作品,還有百分之二十是徐悲鴻的,剩下還有傅抱石、陳半丁、王雪濤等人的作品。齊白石的畫多半是豎軸,價位也就二、三十元一幅。他清楚地記得,一幅三平尺的豎軸牽?;?,葉子上加一只寫意螞蚱,標價是20元。徐悲鴻畫馬和牛比較多,一幅畫的價格在六、七十元左右,其中有一幅大畫翠竹仕女標價110元,算是當時店內最貴的畫了。
李涵說:“詩人艾青曾說過,他收藏的幾幅齊白石的畫不是齊先生贈送的,而是花錢買的。當時齊老自稱94歲,畫價是每平尺4元錢,艾青為了請齊老題上款還多加了幾塊錢。即便是按這個價格,當時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工資也可以買兩幅齊白石的畫?!?
和平畫店創辦人、榮寶齋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任經理許麟廬之子許化遲是位收藏家,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印證了李涵先生的說法。
據許化遲回憶,上世紀50年代初,父親許麟廬的“和平畫店”在齊白石的支持下開業,郭沫若、徐悲鴻、傅抱石、張伯駒、李苦禪、啟功、黃苗子、黃永玉等,都是???。那時候齊老不是很富有,直到去世他也不富有。在當時很多畫家都不富有,例如:在1951、1952年,黃賓虹的畫一元錢就可以買到一張。
齊白石
直到1977年,據許化遲透露,王雪濤的畫12元一平尺,李可染是15元,他拿著陸儼少的畫去榮寶齋,給出的價格是8元一平尺。上世紀80年代初,天安門前的國家博物館(原中國歷史博物館)的“外賓服務部”,吳作人的潤格是一平尺5元錢,李可染8元,劉炳森6毛或者8毛錢。
1981年,從香港回來的許化遲,僅花20多萬港幣就買下了“外賓服務部”的全部畫作,其中包括齊白石、張大千、李可染、吳作人、蔣兆和等總數超過九千張字畫。到了1997年,陸儼少的畫在拍場市場已是幾百萬元一張。
如今,盡管贗品不斷出現,但是一些大師的畫作在拍賣市場上依舊是動輒過億。任何東西都沒有藝術品增值來得快!
來源:中新網
- 上一條:國畫術語大全,看完了你就是內行了
- 下一條:100個文化常識,存下來慢慢看